广西西林:实施“千万工程”建设和美查甜心包養網乡村_中国网

时下,在广西百色市西林县的驮娘江两岸,正值砂糖桔果树春梢、开花管护期,村民在果园里除草、施肥、浇水、剪枝,满山嫩绿,生机勃勃,呈现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。

走进广西西林县马蚌镇八大河村平寨屯,看山,苍翠欲滴;望水,碧波轻荡;进村,赏心悦目;入院,清心静雅包養平台推薦……乡间道路宽敞整洁,农家小院别致宜居,似一幅景美、村净、人和的“富春山居图”。

“是党支部组织我们自己弄的,现在路又宽又平,家家户户都干净整洁。”村民吴尚群自豪地说,“我们还在房前屋后种上了花草,住着很舒心。”

这是西林县实施“千村引领、万村提升”工程蜕变的剪影。

“我们以环境整治为‘先手棋’,在农村全面开展了垃圾、污水、厕所‘三大革命’、‘五水共治’、‘三改一拆’和‘创无违建’等行动,有效提升了农村人居环境质量。”西林县乡村振兴局负责人说。

乡村振兴,产业先行。“我们立足绿色发展区功能定位,紧扣‘产业先行、产村融合,共建共治、和美乡村’的包養建设思路,大力发展生态农业,种植柑橘类水果20.87万亩、茶叶9.6万亩、油茶17.3万亩、杉木等林木159.45万亩。”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挥部负责人介绍,目前,全县特色产业覆盖率达99.37%。

古障镇央达村,山顶林木、山腰茶叶、山脚水果、房前蔬菜、房后桃李花开,是当地绿色产业发展一大特色。

“我种有砂糖桔9亩、茶叶4亩、油茶2亩、杉木30亩。2023年人均纯收入31200元。”村民王兴仁说,去年装修进了新房。

从过去的“问题村庄”到如今的富美村庄,央革村支书韦文兵深有感触地说,近年来,通过强化组织引领,团结村民平等协商、谋划生产发展,转变了群众“懒”思想,增强了法治观念。如今,全村种植沙糖桔、茶叶、油茶、杉木等绿色产业1.66万亩,户均约33亩,家家户户住上了楼房;也改变了以前打架斗殴、寻衅滋事、盗窃抢劫等问题,实现由乱到治的转变。

“和美乡村建设,不是基层党组织的‘独角戏’,而是多方力量的‘大合唱’。”西林县委政法委负责人介绍说,西林县推行“大数据+网格化+指尖+脚板”乡村治理模式,开辟了和美乡村建设的新路径。

普合苗族乡新丰村,每家每户大门旁都挂着网格员服务联系卡,上印二维码,下书“有事@我,码上服务”。

“这个二维码,功能可不少!”普合苗族乡新丰村党支部书记熊章乐介绍,新丰村开展智慧党建,推进“市域治理·西合党建”5G+大数据平台建设,通过“码上服务”功能,群众足不出户便可扫码“点单”反映诉求,网格员“接包養網排名单”后及时处置,由群众进行星级评定。

“之前村里的水管坏了,我们用手机扫家门口的二维码反映,村上很快就派人来修好了。”村民王文花欣喜地说,“码上服务”易操作,办事快,很实用。

“乡村和美善治,既要减轻群众的负担,更要转变群众的旧思想。”县委宣传部负包養责人说,该县开展移风易俗整治行动,“移”除了旧观念,“易”出了新风尚。

“去年我家白事只宰了2头牛,相比以往大大减少,省了近10万元,减轻了经济负担。”八达镇周帮村苗族群众杨华荣说。

“以前比阔气、讲排场,自从我们成立了红白理事会,规定操办流程、宴席标准、礼金上限等,村里人都很支持!”周帮村支书杨辉介绍,现在村民的思想观念有了很大转变。

“村里修订完善了‘一约四会’,把红白喜事操办、村容村貌治理、乡村文明建设、纠纷包養行情排查化解等做了详细规定,群众从‘旁观者’变为‘主人翁’。”驻村第一书记贲永恒说。

和周帮村一样,西林县各地因地制宜,探索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,以“积分制”激发了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积极性。

足别瑶族苗族乡央龙村,在村部“三务”公开栏前,时常有群众前来查看自己积分情况。“遵守村规民约记10分、参与治安巡逻记10分、卫生清洁记10分、叠衣被记5分、外出务工记5分、发展产业记5分……”村民张春林指着公开栏的积分表介绍。

“积分制让工作可量化、有抓手,将‘村里事’变成‘家家事’,激发群众参与乡村建设‘大热情’。”驻村第一书记黄耿亮告诉记者。

普合苗族乡大河村新民屯通过党建引领兴产业、重文化、优治理等方式,实现了荒地变良田、茅草屋变小洋楼、“坑洼路”变成“舒心路”的美丽蝶变,建成产业兴、农民富、民风好、村庄美的“幸福苗寨”。

宜居宜业,“塑形”当先;和美乡村,“铸魂”为要。在西林县,“四治融合”的治理效能不断释放,党建引领下的共建共治共享不断凸显,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。

(通讯员韦奇 李高盛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仕兴)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