倉廩實,全國安。
本年的10月16日是第44個世界糧食日,地點周是全國糧食平安宣傳周,本年宣傳周的主題為“強法治 保供給 護糧安”。
近年來,我國糧食平安形勢持續向好,糧食總產量連續9年穩定在1.3萬億斤以上,國內糧食市場始終堅持供應充分、運行平穩的傑出態勢。
眼下,秋收畫卷正在廣袤郊野漸漸展開,全國秋糧收獲在六成擺佈,秋糧收購有序推進。年夜包養網國糧倉基礎扎實,糧食產業提質增效,“中國飯碗”端得更穩、成色更足。
“年夜國糧倉”保證才能進一個步驟夯實
黨的十八年夜以來,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,糧食庫存富餘,市場供應充分。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有關負責人介紹,我國糧食庫存遠高于17%至18%的國際糧食平安警惕線,小麥、稻谷庫存量能夠滿足全國國民1年以上口糧消費需求。今朝,我國已基礎樹立起與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糧食儲備體系,糧食儲備數量充分、質量傑出、儲存平安,“年夜國糧倉”保證才能進一個步驟夯實。
記者清楚包養網價錢到,經過多年發展,我國構成了涵蓋中心儲備、處所儲備、社會儲備的多層次、全方位包養網糧食儲備體系。今朝,全國糧食標準倉房無缺倉容超7億噸,較2014年增長36%;低溫準低溫儲糧倉容2億噸、氣調儲糧倉容5500萬噸;國有糧庫糧食儲躲周期內綜合損掉率把持在1%以內。
與此同時,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指導各地加強農戶科學儲糧技術指導服務,推動東北地區整治“地趴糧”,近十年來農戶儲糧損掉率由8%降至約3%。同時,發揮全國5500多家糧食產后服務中間的感化,及時為農戶供給清算、干燥、收儲等服務。
“中心儲備規模穩中有增,處所儲備規模增添、結構優化,原糧儲備充分,製品糧保證程度不斷晉陞。口糧儲備堅持較高程度,兼顧玉米、年夜豆等品種。京津滬渝等36個年夜中城市主城區製品糧儲備保證才能在15天以上。”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有關負責人表現,我國糧食應急保證才能持續晉陞,我國現有應急加工企業6900余家,應急日加工才能170萬噸,可滿足全國國民2天的消費需求。
實施優質糧食工程 進步飯碗成色
深刻推進優質糧食工程、加速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,是夯實糧食平安基礎的主要舉措。2021年,財政部、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印發《關于深刻推進優質糧食工程的意見》。“三年來,各地落實財政資金340多億元,帶動社會投資430多億元,在進步糧食產業鏈供應鏈韌性、推動構建現代糧食產業體系等方面獲得顯著成效。”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有關負責人流露。
具體而言,《小麥》《年夜豆》2項國家強制性標準、23項推薦性國家標準和51項行業標準發布,引導增添優質糧油產品供給;各地積極培養省級區域公共brand和洽糧油產品,更好滿足糧油穩定平安供給和消費升級需求;各地圍繞增添綠色優質糧油產品供給,累計建設優質糧食示范種植基地273個,如山東省優質糧食種植面積發展到1400多萬畝,新增優質糧食1000多萬噸,年助農增收30億元以上。
糧食產業發展提質增效,產業鏈、價值鏈、供應鏈協同加倍緊密。據清楚,2023年,全國糧食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4.16萬億元,同比增長3.6%。糧食產業年產值超1000億元的包養網省份達13個,此中山東、江蘇、安徽、河南、廣東、四川等省超過2000億元。各地打造產業集群和現代糧食產業園,引導資金、技術、人才等要素集聚。同時,以示范縣、示范企業為著力點,支撐龍頭企業、一起配合組織與種糧農戶構成好處配合體,讓農平易近更多分送朋友全產業鏈增值收益,加速構成糧食興、產業旺、經濟強的良性循環。
“我們將持續深刻推進優質糧食工程,把發展糧食產業作為興糧之策、富農之道、惠平易近之舉,進步糧食產業鏈供應鏈韌性,更好滿足國民群眾消費升級需求,在更高層次上保證國家糧食平安。”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有關負責人表現。
以良法善治護航糧食平安
為進步防范和抵御糧食平安風險才能,《中華國民共和國糧食平安保證法》于本年6月1日正式實施。這是我國糧食領域第一部基礎性、統領性法令,意味著我國糧食平安保證體系進一個步驟完美,端牢“中國飯碗”有了更堅實的法治支撐。
糧食平安保證法對耕地保護,糧食生產、儲備、暢通、加工各環節,以及糧食應急、節約減損等方面作了系統規定,為全方位夯實國家糧食平安基礎供給了無力的法治保證。
據清楚,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將外行業層面組織開展系列專題培訓,以法治促進治理方法轉變,加速推進糧食平安管理現代化。充足應用夏糧秋糧收購、全國法制宣傳日、世界糧食日和全國糧食平安宣傳周等時間節點,宣傳解讀糧食平安保證法的軌制規定和條款內容,讓國民群眾知曉糧食平安保證法,進步全社會糧食平安意識。
“對照糧食平安保證法規定,我們將抓緊研討完美糧食儲備、暢通包養、應急、節約等方面的配套軌制規范。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、法無授權不成為,嚴格實行監管職責,依法行使監管職權,將糧食平安保證法確定的主要原則、嚴重戰略、主要軌制等落實到糧食任務各領域全過程。嚴格執法法式、規范執法行為、細化處罰裁量、重視執法後果,主動接收各方面監督,著力營造公正公平的發展環境。”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有關負責人強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