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海拔4600多米守护群众健康(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S包養價格)_中国网

requestId:685813232d7339.35762672.


山路回环崎岖,绕过一座座高山,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亚东县吉汝乡终于到了。

“我们这里的海拔有4600多米,距离县城足足有2个小时的车程。”走进干净整洁的卫生院,院长达顿告诉记者,“包養網地处偏远,人口稀少,如何保障辖区群众健康,过去是个大难题。如今,情况已经有了根本改变。”包養網

“老人家,您的血压有点高啊,有哪里不舒服吗?”这天,藏族老人旦增走进卫生院,刚坐下包養網检查,达顿就走了过来,关切地询问。吉汝包養乡只有不到1000人,像旦增这样的老人包養时常来卫生院检查、开药。包養达顿对他们的健康状况都很熟悉。

旦增祖祖辈辈都住在乡里,随着年龄渐长,身体开始出现各种问题包養網,乡卫生院医生就成了老人健康的“守护人包養”。“我这几天,身体特别不舒服。”旦增老人看到达顿,忍不住和他倾诉。

经过一番交流,达顿了解到,旦增这段时间浑身关节疼痛,吃了止痛药,效果包養也不好。“要不要去包養县里看看啊?”旦增询问。

“不用您再跑一趟了!现在,卫生院和县医院建立了远程包片机制,我们可以直接联系县里的医生。那可是上海来的援藏医生,您还有啥不放心的?”达顿宽慰老人。

随即,他给县医院的医生拨去电话。老人自述病情,达顿帮着介绍老人过往病史和用药情况,让县医院医生对旦增的病情有更多了解。

“他这种情况包養,需要用一些新药。这些药物卫生院未必有,可以通过县里的统一平台申购,过段时间就会分发到卫生院。”电话那头,援藏医生告诉达顿,“如果不放心,援藏医疗队过几天还要到乡里巡诊,到时候再给老人看看。”

挂断电话,达顿跟旦增详细解释,老包養人悬着的心终于放下。在吉汝乡,像旦增这样的老人还有不少。对他们来说,县城路途遥远,卫生院就是遇到健康问题时第一时间求助的地方。

基层医疗改革为偏远地区的群众带来了便利。县医院医生和援藏医生下沉乡镇开展巡回诊疗;全县药械供应一体化保障,县域医共体药械“集中采购、统筹调配”……种种举措,都是为了确保基包養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。

“乡镇卫生院的医生是老百姓的包養網包養边人,要为群众做好最基本的医疗服务。”达顿说,“这几年,县里对卫生院投入很大。”

上海援藏干部、亚东县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储杰是改包養網革的见证者和参与者。2022年,他第一次来到吉汝乡卫生院时,基础包養设施还相对落后,服务能力也不尽如人意。两年多过去,当储杰再一次带着上海援藏医生到吉汝乡巡回义诊时,这里已经发生很大变化——楼宇新了,设备多了,药品丰富了,成了名副其实的基层健康驿站。

除了资源下沉,基层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也在持续提升。

“和之前比,我们现在算得上兵强马壮。加上刚刚分配的3名新人,院里已经有9名医务人员。”达顿说。

吾金索朗是吉汝乡卫生院的医生。前不久,他前往县医院跟班包養網学习,在援藏医生的指导下,掌握了多项常用急救技能,已能独立应对一些突发情况。

“面对突发疾病,卫生院实施急救可以为挽回患者生命争包養取时间。”达顿说,“针对卫生院紧缺的诊疗技能,我们会安排医生前往上级医院轮训,有针对性地提高医包養疗保障能力。”

“吉汝乡的包養網变化是亚东县基层医疗进步的缩包養網影。这几年,亚东县扎实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,积极借鉴东部地区经验,大力引入上海等地的优质医疗资源,结合本地实际情况,持续推进医疗改革。”储杰说。包養網

现在,越来越多包養網的基层医务人员来到县医院学习包養網培训,用自己学到的技术造福群众。这背后有机制的支撑——亚东包養县成立以县中心医院医务科、影像科等6个科室为主包養網体的包養医疗管理中心,统筹负责全县医疗安全管理、人员培训和双向转诊等工作,实现县乡村业务一体化管包養網理,提高基层业务水平。

“全县诊疗人次由2021年的29385人次上升至2023年的34146人次。群众就医满意度不断提升,就近就医目标基本实现。包養網如今,7个基层卫生院切实发挥应有作用,为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。”储杰说。

TC: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